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合肥华诚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电 话:137-2107-1773
电 话:180-1990-6710
邮 箱:1578196994@qq.com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446号繁华里11幢1703
最近,以“泥人张”家族传人张宇和他的作品为主要内容的“泥人张”广告密集出现在天津街头、公交车体、电梯间。与此同时,以“中国梦”为题材的另一家“泥人张”公益广告也遍布大街小巷。
广告上的隔空斗法折射出的是两个“泥人张”长期同台角逐带来的长达15年的商标归属争议。
“泥人张”陷知识产权之争
围绕着“泥人张”的品牌权利争议从未断过,其中尤以“泥人张”家族传承人与第四代传人带出的学生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
在天津古文化街中段一个名为通庆里的胡同里,笔者找到了“泥人张美术馆”。这里是由“泥人张”家族传人设立的私人美术馆,收藏了“泥人张”180 多年来的主要代表作品,包括让第一代“泥人张”张明山声名鹊起的代表作《余三胜像》。“那些打着‘泥人张’旗号的大头娃娃顶多算是泥人。”说这话的是今年 36岁的张宇,是“泥人张”第六代家族传人。他从父辈手里接过了接力棒,同国有的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打官司长达20余年。
1958年天津市政府成立了由张明山后代等共同参加的国有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其间培养了张氏新一代及非张氏“泥人张”彩塑艺术传人。但在上世 纪80年代张家后人从工作室退休后,工作室独自将“泥人张”申请注册商标,并与家族传人在市场上竞争,这成为了矛盾的根源。
法院裁定使用权共有
根据天津高级人民法院1998年的二审判决,张明山后代中从事彩塑创作的人员和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共同有权在其创作的艺术品上使用“泥人张” 名称,工作室已注册的“泥人张”商标应自行向有关部门申请撤销。在被裁定使用权归双方共有后,双方同台竞争互不相让,工作室本应申请撤销的“泥人张”商标 至今未执行。
近些年,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一直是“泥人张”官方对外交流和展示的主体。该工作室主任傅长圣认为,其设立和培养学生的宗旨是挖掘和推广泥人张彩 塑艺术。而对于品牌归属,他承认“泥人张”商标目前仍归工作室所有,每年仍向工商部门续费;“张家后人曾提出过共有,但是我们没有同意。”而法院此后也未 追究商标注销一事。
尽管两个“泥人张”都是同根生,但工作室去年获得了400多万元的国家扶持,张宇代表的家族传人只得到过1万元的非遗传承人资金。这让本应是“直系”的家族传人颇感冷落。
文化遗产应家族单传还是谁都能学?
为了不重蹈前辈覆辙,张宇选择了不再带徒弟。“泥人张”这门艺术的传承今后将何去何从?“家族父子传承的方式是否有保留的价值,已经成为社会对我 们的考验。但我们要做的是有家族特点的泥塑。”张宇说,家族传人的作品目前全国只有天津一家店面,不开分店,以此同其他各种“泥人张”区分。
但傅长圣并不认可这种家族单传的方式,他认为“泥人张”现在属于一门艺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每个人都可以学、可以做,不仅限于张家后人。当然,如果借此获取经济利益则应受到限制。
双方争论的实质是对知识产权的争夺。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王伟凯认为,“泥人张”的命运正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在商业大潮冲击下演变的一个缩影。很多民 间艺术尽管长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却缺少产品品牌,为日后的品牌之争埋下了隐患。随着民间手工艺、老字号品牌价值凸显,知识产权纠纷可能会愈演愈 烈,急需有关部门明确法律适用。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89-5653-9761。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365667427@qq.com。